汉字解密之“柳”
《汉字解密》是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推出的汉字寻根节目。该节目通过对一个个汉字的讲解,展示汉字产生及发展演变过程,分析其中包含的文化意义。这里选取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洪涌副教授主讲的部分汉字。
柳
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”“杨柳”和我们平常见到的柳树是一样的吗?“杨柳”跟杨树有关系吗?今天我们来说说“柳”。
甲骨文的“柳”是形声字,上面是形符“木”,下面是声符“卯”。金文中写作左“木”右“卯”,或者是上“卯”下“木”。小篆中则把声符略加改变,依然是形声字。
按《说文》中的解释, “柳”是“小杨也”,是指比较小的蒲柳,属于柳属植物,跟白杨、胡杨等杨树没有什么关系。我们读过《白杨礼赞》,知道白杨是有着笔直的干、笔直的枝的高大的乔木,而柳树则多是枝条下垂、婀娜多姿的灌木。古人所说的“杨柳”,其实就指的是“柳”。
柳树易种植,易成活,柳树可以用来作家具,柳条可以用来编篮筐,柳树可以给人遮阴……千百年来,柳树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人们也喜爱柳,由此也形成了许多跟柳有关的民间风俗,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歌颂柳的诗篇。
当春天刚刚开始变暖的时候,柳芽预示了春的到来,杨巨源的诗写道“诗家清景在新春,绿柳才黄半未匀”。春天到来时,诗人杜甫看到的是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,韩愈认为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”。而贺知章的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”成了描写春天柳树美景的经典之作。唐宋时候,到了寒食节、清明节,人们会在家门口插上柳枝,还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、轿子到郊外踏青。
柳树枝干遒劲,枝条婀娜,所以也被用来形容美女,比如“杨柳细腰”、“柳眉杏目”。李清照《蝶恋花》写道“晴风初破冻,柳眼梅腮,已觉春心动。”。
从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中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”,柳树摇摆的枝条让离家的游子感受到了故土的恋恋不舍,所以人们看到柳树,往往也会想到家乡。李白《春夜洛城闻笛》写道:“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”再加上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,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。孟郊《古离别》诗有“杨柳织别愁,千条万条丝”,李白《劳劳亭》诗有“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春风知别苦,不遣杨柳青”。历来文人墨客笔下的两大主题,一是关于春天,二是关于送别。而柳恰好是能够同时具备这两大主题的元素,所以诗文中咏柳之作数不胜数也就不奇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