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:文字之学,即古人所称之 “小学”,为历代书家所重。在五千余年的中华文化史上,汉字经历了甲骨文、金文、篆、隶、草、行、楷等字体的字形演变。今天,当我们以审美的眼光欣赏时,诸体书法因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而展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。毋庸置疑,研究文字学对推动当代的书法学习与创作有着重要意义。鉴于此,我们推出了”每日一字”栏目。


——北兰亭学术部


2016.7.9

 

字形演变

集,甲骨文(鳥)(木,树),像鸟雀飞落在树上。有的甲骨文以“隹”代“鸟”。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。有的金文以三个“隹”代替“隹”,表示大量鸟儿栖息在同一株树上。


 

 


造字本义:
动词,鸟群栖在树上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众鸟共栖为“集”;众鸟同鸣为“噪”;众鸟齐飞为“霍”。


字形演变


商 · 殷墟甲骨文

 


商 · 殷墟甲骨文


 


商 · 殷墟甲骨文


 


汉 · 华山庙碑

 

 


汉 · 西狭颂

 


晋 · 爨宝子碑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黄庭经

 


南北朝 · 瘗鹤铭

 


隋 · 智永 · 真草千字文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兰亭序

 


晋 · 王献之 · 静婢帖

 


晋 · 王献之 · 嫂等帖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东旋帖

 


晋 · 王献之 · 省前书帖

 


晋 · 王献之 · 省前书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