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:文字之学,即古人所称之 “小学”,为历代书家所重。在五千余年的中华文化史上,汉字经历了甲骨文、金文、篆、隶、草、行、楷等字体的字形演变。今天,当我们以审美的眼光欣赏时,诸体书法因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而展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。毋庸置疑,研究文字学对推动当代的书法学习与创作有着重要意义。鉴于此,我们推出了”每日一字”栏目。


——北兰亭学术部


2016.7.9

字源解说

秀,金文(禾,谷物)(乃,奶,哺乳),表示谷物扬花灌浆。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



造字本义:动词,谷物扬花,抽穗灌浆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,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。庄稼抽穗叫“秀”;庄稼不结穗叫“秃”。

字形演变


秦 · 石鼓文

 


清 · 吴昌硕 · 临石鼓文

 

 


清 · 吴昌硕 · 七言联

 




晋 · 爨宝子碑

 


唐 · 欧阳询 · 皇甫诞碑

 


唐 · 颜真卿 · 多宝塔碑

 


唐 · 颜真卿 · 颜勤礼碑

 


元 · 赵孟頫 · 仇锷墓志铭

 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兴福寺半截碑

 


晋 · 王献之 · 秀顺帖

 


唐 · 李邕 · 李思训碑

 


晋 · 王献之 · 鹅还帖

 


清 · 傅山 · 孟浩然诗

 


宋 · 赵构 · 洛神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