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:文字之学,即古人所称之 “小学”,为历代书家所重。在五千余年的中华文化史上,汉字经历了甲骨文、金文、篆、隶、草、行、楷等字体的字形演变。今天,当我们以审美的眼光欣赏时,诸体书法因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而展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。毋庸置疑,研究文字学对推动当代的书法学习与创作有着重要意义。鉴于此,我们推出了”每日一字”栏目。


——北兰亭学术部


2016.7.9

字源解说


舊,甲骨文(高冠的鸟)(凵,地面凹洞),像一个有冠羽的猫头鹰栖息在巢穴中。有些鸟类不筑巢,选择土墙或土壁上原有小洞空为巢。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冠羽状的写成,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土洞“凵”写成“臼”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

 

 


造字本义:动词,不筑巢的鸟类栖息在原本存在的土洞中。隶化后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隶书字形中的“臼”简化成“旧”。《汉字简化方案》中简体楷“旧”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,“隹”形消失,“凵”形消失,即“旧”是正体楷书字形中的“臼”的变形。

字形演变


 


商 · 殷墟甲骨文

 


商 · 殷墟甲骨文

 


商 · 殷墟甲骨文

 


汉 · 史晨前后碑

 


汉 · 张迁碑

 

 

 


汉 · 张迁碑

 


汉 · 钟繇 · 荐季直表

 


隋 · 智永 · 真草千字文

 


唐 · 柳公权 ·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普觉国师碑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先墓帖

 


晋 · 王献之 · 益都帖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承足下帖

 

 


晋 · 王羲之 · 旧妇儿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