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解密之“松”

《汉字解密》是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推出的汉字寻根节目。该节目通过对一个个汉字的讲解,展示汉字产生及发展演变过程,分析其中包含的文化意义。这里选取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洪涌副教授主讲的部分汉字。

 

     

      “松竹兰岁寒三友, 桃李杏春风一家。”岁寒三友“松竹兰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,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赞。“松”除了可以表示松树,还有“轻松”、“蓬松”的意思,“松树”和“轻松”之间有什么联系吗?

       在战国时期的金文中,“松”是形声字,形符是“木”,声符是“公”,表示是乔木类的树。也有人说,“松”的文字就像是松树树冠蓬松的样子,或者解释说,松树生长的年龄很长,是树木中的老公公,所以右边写作“公”。这样的解释是没有依据的。汗简和《说文·木部》收的“松”的另一个形体,都写作上“容”下“木”。“公”和“容”都起提示读音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我们今天简化字中的“松”,还可以表示“蓬松”的“松”。实际上,松树的“松”和“蓬松”的“松”在简化前并不是一个字。“蓬松”义的“松”在简化之前写作“鬆”。形符“髟”是长发下垂的意思,比如“頭髮”的“髪”,美髯公的“髯”,下巴上的“鬍鬚”,马或者猪颈上的毛“鬃”等等,都是用“髟”做形符。“鬆”的本义是乱发或者头发乱,所以有蓬松的意思。因为跟“松树”的“松”读音相同,汉字简化的时候用松树的“松”记录“蓬松”的“松”。

       松树为什么这么受人欢迎呢?

       松树的生长不选择自然环境,即便是在遍布岩石的山上,松树也能扎根生长。人们从松树身上,看到了它不畏艰险、坚忍不拔、乐观向上的品格。孔子说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”。汉代刘桢在《赠从弟》中写道:“亭亭山上松,瑟瑟谷中风。风声一何盛,松枝一何劲。冰霜正惨凄,终岁常端正。岂不罹凝寒,松柏有本性。”

       松柏因为孔子的名言和诗人的名句被赋予了坚强不阿的君子的特点,它又因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中的“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”,被赋予了隐逸者的象征含义。陶渊明《饮酒》诗写道“班荆坐松下,数斟已复醉”。

       松树经冬耐寒,而且寿命很长,所以诗人画家又把它看作是长寿的象征。一些流传下来的画作中,“松鹤延年”是一个经典的主题。人们借用长寿的松鹤,表达对长寿的希望。

编辑:粟沁维